089(1 / 2)

娇娘春闺 笑佳人 3181 字 3个月前

通州码头, 谢郢带着顺哥儿站在岸上,每当有官船靠岸,主仆二人便一起看过去。

终于, 又一艘官船的船门打开时, 从里面走出来一道熟悉的身影。

顺哥儿立即挥手招呼“赵爷,这里”

赵宴平在船上就发现二人了, 朝谢郢笑了笑。

谢郢回以一笑,目光投向赵宴平身后,然而郭兴出来后,赵宴平便直接朝这边走来了, 说明船上再也没有赵家的旁人。

“劳大人久等了。”双方碰头, 赵宴平朝谢郢行礼道。

谢郢按下他的手,笑道“在县衙你喊我大人也就罢了, 如今你我同朝为官, 你再那么叫,便是存心与我生分。”

赵宴平顿了顿, 改口叫他谢兄。

“怎么只有你们俩, 太太她们没一同前来吗”谢郢关心地问。

赵宴平解释道“她们孝期未满, 等出了孝再启程北上。”

谢郢懂了, 招呼赵宴平走向他的马车。

“数月不见, 赵兄越来越白了, 颇有文官风范啊。”上了车, 谢郢打量赵宴平片刻, 突然调侃道。

以前赵宴平当捕头,天天在外奔波抓人破案, 晒得脸、脖子与衣领里面两个颜色,这一年孝期他几乎没有出过门, 每日读书,竟把脸给捂白了,恢复了本来的肤色。若不是谢郢回京前去见了赵宴平一面,今日突然瞧见,第一眼谢郢可能都认不出他。

赵宴平没怎么照过镜子,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大变化,他也不习惯调侃,沉默以对。

谢郢了解他的性子,也不计较,叙叙旧,开始给赵宴平介绍京城这边的风土人情,以及大理寺现在的任职官员情况。前任大理寺卿卢焕卢老太公卸任后,短短四五年里,大理寺卿连换了三人,圣上都不满意,又亲自去将六十五岁的卢老太公请了回来。

“老太公为人刚正,任人唯贤,以赵兄之才,不出两年必能高升。”谢郢十分看好赵宴平。

赵宴平不敢托大,不过他对卢老太公敬仰已久,如今能在卢老太公的任下做事,赵宴平深感庆幸。

“我这次进京,全靠谢兄与侯爷提拔,等我安顿好了再请谢兄喝酒,侯爷那边,我若登门道谢,不知是否妥当”赵宴平询问道。

谢郢笑道“不必不必,如果不是我再三夸你,家父也不会帮忙,这点小事对他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你真想谢,谢我足矣。”

赵宴平笑了笑,他也只是想全了礼数,侯爷无暇见他这种小人物,赵宴平并不会失望什么。

马车徐徐而行,黄昏时分进了京城城门。

谢郢问赵宴平“不如咱们先去吃饭,吃完我再送赵兄去住处歇下”

赵宴平听他安排。

谢郢便吩咐顺哥儿“去醉仙楼。”

都是常去的酒楼,顺哥儿一甩鞭子,朝醉仙楼去了。

风和日丽,窗帘一直挑着,赵宴平朝外看去,只见京城的街道比府城更宽阔繁华,来来往往的百姓说的全是官话,与江南的吴侬软语相比是另一番韵味儿,街道两侧的宅院建筑也与江南小院大不相同。

夕阳西下,在远近宅子的屋顶上洒了一片金色的霞光。

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天下脚下尤为昌盛繁荣。

赵宴平却神色微黯,收回了视线。

谢郢一直在观察他,见此试探道“赵兄如今到了京城,就一点都不好奇故人的情况”

赵宴平沉默不语。

谢郢突然叹了口气“赵兄如此冷漠,怪不得孟姑娘会选择离开,好在她姑母疼她,重新给她找了户人家,现在孩子也有了,日子过得称心如意。”

赵宴平冷峻的脸瞬间没了血色。

他自己尚没有察觉,谢郢大吃一惊,看出这人根本没有装出来的那么毫不在意,谢郢不敢再调侃,立即澄清道“你别误会,孟姑娘可能是想做生意,她姑母给她买了一处临街带铺面的宅子,她大概也不想再嫁人了,过年的时候从寺里抱回来一个被爹娘丢弃的孤儿。我看她的铺子生意还不错,她又了了当娘的心愿,所以说她过得称心如意。”

从他说前面那句时,赵宴平就一直看着窗外,此时听完谢郢的澄清,赵宴平仍然看着窗外,那苍白的脸色却跟变戏法似的,又恢复了正常。

谢郢服了

就在谢郢以为赵宴平不会多打听什么时,赵宴平突然转过来,看着他问“她如今住在何处”

这是打算去见了吗

谢郢笑道“就在这条街上,你若想找,沿着这条街往前走,看到“江南水绣”的铺面,那便是她的了。”

赵宴平颔首“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