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现在正好。”难不成要和段家的那位小姐似的,非要胖的要命,结果就是嫁了一个四品文官,这还是其次,主要是四品文官居然当着她后来连续纳了两个妾侍。
想到那位段家小姐,宁巧音有点唏嘘,其实她是个很有思想,敢爱敢恨的女子,若不是段夫人以死相逼,估计她宁肯在家里终身不嫁吧。
“恪儿什么时候去边关?”如今的宁子晨已经完全成长为一名顶尖的帝王,但是身为他的领路人,宁月谨还是会时不时的进宫听他说一说国情和民情。
“就这几天,毕竟已经在家里呆了一个月了。”那边老爷子早就催促的紧了。
“不多住几天了?”君媱问道。
这个小子从小就往府里跑,一转眼都十年了,君媱也近乎把他看成是半个儿子一般。
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去边关历练,这一去就是三五年,君媱都为他心疼。
“不了,王妃,我家老爷子都赶了我好多次了,边关环境苦寒,皇上出了几百万两改善边关百姓的生活,那边也忙碌的很。另外城墙也已经被风雪侵蚀的龟裂残旧,也需要人手整修的。”
“嗯,这样的话你就早点回去吧,边关是国家的命脉,也是第一道防线,务必要做到能承受之重,不求美观,只求坚固,若是银子不够,就告诉无忧,他会解决的。”
“是,王爷。”
宁墨夙点点头,“放心吧,若是不够的话,就让人捎信回来,我会跟堂哥说一声,然后拨银子给你的。”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百里恪笑道。
钱,说起来是个很俗的东西,很多清高的人都不屑於说起这个字眼。
但是,却又是那么必不可少,是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关键。
边关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城墙的强固与否,决定着被攻破的时间差,所以容不得半点马虎。
“兄弟说什么,若是别人我还怕贪污,绝对不会那么做的。”宁墨夙笑道。
“对,好兄弟。”百里恪感慨道。
幸好,幸好有这个好兄弟。
自从他去了边关之后,军士们就从来没有因为缺少银子而挨饿受冻,这都是因为皇上的勤勉和墨夙在这边活动。
他如今是天下首富,手里的银钱足以养活数百万军士不知道多少年,每年的粮饷就从来没有冲到过,军士们也有钱往家里送了,个个干劲十足。
宁墨夙掌管宁家的生意移开,还开了很多家畜牧场,养了无数头的猪养牛,肉类也是源源不绝。
说句实话,与其说是为了自己,宁墨夙这么多年,代表朝廷不知道捐出了多少钱。
在军营提起宁王世子,哪一个不是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
能够每年的军饷一分不少的发放到军士手里,这绝对是历朝历代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看着宁墨夙,百里恪心里很感动,他更是明白了,天启国强大不是没有道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