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民变的原因(1 / 2)

而说完了对外,接下来就要说说对内。

在经过这小半年的折腾之后。

一座人才搜集基地(江陵燕来楼)

一座大型的练兵营(武县)

以及藏在地下的那座九龙窟地下兵工厂和屹立在桃源村中那一片完整的仓储中心。

除此之外。

由於第一批联合大学的学员已经在凌冽昏迷的期间成功毕业。

所以村长也是即插即用,直接把他们安插进入到各个县城之中去任职任命。

事实证明,系统流水线培养出来的人才确实是好用!

尤其是在这批学员进入到各个县郡之后。

充分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作用!

无论是行政治理还是变法革新。

他们做的几乎都是无懈可击。

且由於地方的官员凌冽暂时还没有任命权,无法册封官吏和州牧名号。

所以郭嘉和村长商议之后,决定取消掉官吏的这层掣肘!

直接由尚书省下的六部分摊所有的权利。

说真的。

这种治理方法要是放在其它任何一个势力中那都跟自杀没什么区别。

不设立州牧,地方没有县令。

所有的权利平分到十几个部门,几十个人的身上。

别的不说,光是如何调动各个部门的关系就是件难如登天的事情。

再加上没领导者,一个县城万一出现突发事件。

群众的决策永远不如一个人来的直接和迅速。

所以,这种制度确实是在玩火。

但那只是针对其他的势力。

事实上在桃源村,这种事不仅没有发生!

且由於联合大学能批量培养人才的缘故。

这也就导致桃源村的部门人才基本上都是一模一样。

就以汴京城为例。

虽然没有城主,没有县令。

但在尚书省的统一调动下。

刑部的人主持衙门,法律。

户部的人统筹缴税,支出。

吏部的人负责各部的论功行赏和升迁。

兵部的人与捞刀河的泰山军拱卫汴京城。

礼部则负责城内各种节日和庆典的筹备。

再加上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调度跟整合。

可以说如此运转下来,哪怕是没有县令或者太守。

城池中也仍然没有出现任何混乱的情况。

而凌冽更是在看到这几条消息后。

顿时忍不住攥着折子,好奇的问道:“我说村长,我现在特别好奇就在这套制度的运转之下,桃源村的哪个县城是发展最快的?改革最成功的?”

“额这个子风我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但我特地针对此做了张图,从图上看,你就能很直观的知道各个县城在使用了新政权后的发展态势了。”

非常贴心又从怀中掏出张图。

凌冽放眼望去,发现在各个县城都使用了这种新的制度之后。

位列榜首的。

则仍然是桃源村的首府,他的老巢。

汴京!